【韓國:防護衣變小背心】
“薩德”的全稱是“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它是美國全球導彈防御系統的一部分。韓國此前表示,希望利用“薩德”系統應對來自朝鮮的導彈威脅。
然而,部署在星州郡的“薩德”最大射程為200公里,并未覆蓋人口密集度最高的首爾及首都圈地區。相反,位于京畿道平澤和全羅北道群山的駐韓美軍基地倒是在其覆蓋范圍之內。
對此,《韓民族新聞》一針見血地指出,部署“薩德”的首要目的是保護駐韓美軍。這一點已引發韓國民眾強烈抗議。
即使是在覆蓋范圍之內,“薩德”系統的攔截能力也遭反復質疑。許多專家認為,“薩德”對可能從朝鮮本土發射的中程導彈確有一定攔截能力,但對朝鮮發射的短程導彈、潛射導彈等卻幾乎沒有攔截能力。
“朝鮮如果想要攻打首爾,用短程導彈就可以,”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李彬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將此形象比喻為:本以為“薩德”是全方位、無縫隙立體防護衣,到最后其實只是一件“小背心”。
更何況,這個無法確保韓國安全的反導系統卻配備了覆蓋范圍深入周邊國家腹地的X波段雷達,有損中國、俄羅斯等國戰略安全利益,引發強烈抗議。
“韓國政府高估‘薩德’的‘利’,低估其弊端和負面效應,加劇了地區的安全困境,得不償失,”董向榮說。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