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對羅姆尼持有負面印象的選民,比對他留下好印象的多出許多。共和黨競選民調專家紐豪斯坦承,羅姆尼至今做得還不夠。他說:“我們意識到,未來7周,我們不只是需要闡明,奧巴馬為什么不應該獲得第二個任期。我們也必須闡明,羅姆尼當選總統會如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變得更好。”
在1980年大選為里根助選的競選主管米斯透露,里根當年競選的時候,常把卡特刻畫為更大問題的象征,并說服選民他可以解決一切危機。不過,里根的競選團隊一直到選舉前的周末,才有信心可在選舉中大獲全勝。
當時,里根在選前一周的電視辯論上,同卡特展開90分鐘的交鋒,結果能言善辯的他成功揭下卡特給他貼上的“危險職業殺手”標簽,還一舉在一周后的選舉中登上總統寶座。
卡特的支持率一直都在41%徘徊,里根在最后關頭的選情大逆轉顯示,總統選戰的本質從來就沒有改變過。如果時任總統在選舉年還在忙著處理國內萎靡不振的經濟,以及海外的伊朗人質危機,那大部分選民顯然隨時準備要他卷鋪蓋回家。
曾在1992年協助前總統克林頓贏得大選的貝加拉回憶起當時極為流行的一句話:“笨蛋,問題是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
這句話最先出現在克林頓競選辦公室的白板上,后來卻廣為流傳。貝加拉說:“我們貼出這句標語不是讓選民看,而是提醒我們的工作人員:看,這場選舉不外乎3樣東西。第一、你要真正的改變,還是一切如常?第二、笨蛋,問題是經濟!最后,不要忘了醫療服務。”
下周總統候選人辯論引關注
自仲夏以來,克林頓就一路領先爭取連任的老布什,直到選舉日當天。貝加拉說,9月初的勞動節假日結束一個星期后,克林頓的競選團隊就“知道一切已經定案”。
貝加拉指出,對奧巴馬來說,2004年的總統選舉或許是最佳的歷史借鑒。那一年,爭取連任的小布什全年獲得的施政滿意度都在50%上下,但他牢牢掌控著這場競爭激烈的選戰,最終以歷來最微弱的優勢贏得選戰。
里根的競選主管米斯說,羅姆尼可在10月的三場電視辯論中爭取更好的表現,就如里根當年靠最后一場辯論翻身一樣。
不過,米斯也指出,32年前的選舉情況和現在不同,競選期沒那么長,競選活動也沒那么公開。他說:“那一年的秋天,里根的知名度并沒有羅姆尼目前的知名度高。”
下周三,兩名總統候選人將會展開本屆選舉的首場電視辯論,羅姆尼是否能借此扳回一局?奧巴馬能否借機擴大領先優勢?下周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辯論,將為我們揭曉答案。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