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中東外交格局新信號
中東地區兩個重量級大國再度釋放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對中東新外交格局的塑造將產生重要影響。
對伊朗來說,伊朗長期受到西方嚴厲制裁和外交孤立,因為核問題面臨美以動武威脅,其在中東的重要盟友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目前危機纏身。如果埃伊關系向好,伊朗在中東的生存處境將大為改善,并有望借機拓展外交空間,更多參與地區問題的解決。近日,穆爾西在麥加舉行的伊斯蘭國家特別首腦峰會上強調,埃及、伊朗、沙特和土耳其應為解決敘利亞危機一道努力。
對埃及來說,與伊朗改善關系首先是埃及新時期外交戰略體現。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現平衡和獨立特征,尋求重塑區域主導地位、在地區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意圖明顯。伊朗是地區什葉派大國,在加強與沙特等海灣國家傳統友好關系的同時,尋求改善與伊朗關系,也成為埃及經營中東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
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穆斯塔法·卡邁勒·賽義德說,穆爾西訪伊標志著政府回應民眾呼聲,是提升埃及對地區事務影響力的可行辦法。
“穆爾西造訪伊朗……顯示埃及重新就地區事務采取積極的外交政策,”賽義德說,“同時告訴一些海灣國家,埃及不會屈從它們的意愿,接受低人一等的地位。”
其次,經濟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與伊朗改善關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動蕩重創的埃及經濟急需資金。今年4月,埃及商務代表團訪問伊朗,討論合作項目和雙邊投資。埃及正醞釀建設核電站應對本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而伊朗表示愿在這方面向埃及無條件提供幫助。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