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個人承包集體土地的魚塘不需要《養殖證》,只要和村里簽訂合同就行,沒有強制規定要辦證。
按照《天津市漁業管理條例》規定,集體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涂,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養殖生產。承包人依據承包合同向所在區、縣人民政府領取養殖證。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崔和介紹,魚塘承包需要有養殖證,當地政府審批,一般在政府規劃內的魚塘才會承包出去。
魚兒撒歡兒的秘密
養殖戶們最怕的就是魚生病,這時大量的殺菌劑、消毒劑、抗生素就一齊上陣。
冬日里的塘沽魚塘,死水般沉寂。方方正正的魚塘邊,遺棄著大量空藥瓶。
陳明的魚塘,每年春季開始放魚苗,每畝魚塘放1000尾,60畝就是60000尾,有草魚、鰱魚、鯉魚等。在陳明看來,如果池塘不用藥,魚生病了就會全部死光。
今年夏天,30℃的高溫里,陳明的數萬尾魚兒集體生了紅斑。
有著10幾年養殖經驗的漁民老李說,紅斑病一般發生在夏季,水體環境惡化,容易暴發此流行病。魚兒身上長滿紅斑,還會爛鰓。一般發生這種情況,不是魚塘水體過肥,就是水中的亞硝酸鹽超標,造成缺氧引起。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