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規模很大,覺得真是到了玉的家鄉。”看著琳瑯滿目的玉石,孫女士很快選中了一個翡翠手鐲。起初她還有一些顧慮,擔心手鐲是假的,不過銷售人員特意拿出一張鑒定證書讓孫女士確認。“上面寫著中國翡翠質檢研究中心、天然翡翠飾品合格證書,還標注了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地址和電話之類,感覺挺規范。”
最終,孫女士按照標價7800元購得手鐲,銷售人員出具了一式兩聯的票據,一份由孫女士留存,一份讓交給導游。“同行的游客基本都買了,少則幾千,多則兩三萬。”孫女士說。
孫女士買到的玉的確是真的。在后續采訪中,記者走訪云南多個玉石交易市場發現,正規商店中沒有假玉出售。
“這年頭,誰還賣假玉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玉石鑒定真假并不難,由于按倍罰款,價格越高罰得越多,大多數玉器店不會鋌而走險。
越是旅游購物店,價格注水越嚴重
然而,買到并不一定賺到。
回到成都,孫女士將手鐲拿到成都金銀玉器專柜做估價鑒定,得到的結果讓孫女士十分心寒,這枚標價7800元的翡翠手鐲,正常市場價不過三四百元。
盡管知道專柜的鑒定也未必精準,但孫女士依然很氣憤:“這差距太大了,我知道旅游景點肯定是要貴一些的,但沒想到差這么多。這一個手鐲頂得上我兩個月工資呢!”
“一般來說,玉器店標價比業內價格高個三四倍很正常,商家往往通過虛標價格牟取暴利。”業內人士表示,越是旅游購物店,價格注水越嚴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