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花了6000元,除了吃飯和上網,他都拿去買游戲裝備了。”昨晚,離家出走10天的長沙少年小凡(化名)在車站路一家網吧被家人找到。此時的小凡已是蓬頭垢面、萎靡不振。
沉迷網游不能自拔
今年14歲的小凡,身高1.75米,“初二之前,他成績不錯,人也乖,到了初三,一切都變了。”小凡父親說,今年年初,小凡瘋狂地迷戀上名叫“穿越火線”的網絡游戲。為了不讓孩子出去上網,父親特地在家里裝了一臺電腦,可沒過多久,小凡就逃課一星期泡在網吧,被學校要求休學一年。
3月31日上午,舅舅帶小凡去汽車南站附近的機電市場進貨,下車辦事前,舅舅把3萬元貨款用袋子裝好,并叮囑小凡好生看管。
“他舅舅出去不到5分鐘,回來就沒看到小凡了!”父親說,隨著孩子一同消失的還有那3萬元貨款。家人猜測,小凡一定是拿錢去了網吧上網。
一夜找了37家網吧
全家人開始尋找小凡。6天過去了,毫無音訊。
小凡的弟弟說,小凡的QQ一直在線。同學也說,小凡曾在湖南農業大學附近某網吧上過QQ,還聊過天,內容全是游戲。
家人尋遍了農大周邊37家網吧,卻撲了空。無奈之下,家人只好報警。
“孩子沒有身份證,無法查到所在網吧;而且他未滿16歲,即使盜竊,也不能刑事立案。”民警建議,家人用QQ號以同齡人的方式與他聊天,打聽情況。
尋子過程中,小凡父親一直在反省。“我好后悔,以前太忙,缺乏和孩子溝通。”
找到孩子時,已是萎靡不振
“孩子找到了!”昨晚9時許,小凡父親打來電話, “我一個老鄉通過小凡的游戲ID,查出他應該在車站路!”聲音中全是喜悅。
很快,全家人在該網吧二樓包廂內,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小凡。此時他正在專心地玩著游戲,桌上堆滿了紅牛、礦泉水瓶、方便面盒、零食包裝袋等垃圾,“兒子整個人像麻木了一樣,我們進去他都沒發現!”
見兒子這樣,又急又氣的父親忍不住打了小凡兩下:“你一走就10天,這10天家里成什么樣了?你媽媽10天都沒怎么吃飯,爺爺、外婆都急死了!”面對父親的責罵,小凡無言以對。
專家觀點
游戲兇猛 堵不如疏
長沙晨光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曾瑞偉:未成年人患“網絡成癮癥”的比例高達14.8%,遠遠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
許多網絡游戲軟件來自國外,不少涉及暴力、色情等內容。火爆刺激的游戲內容容易使青少年玩家模糊道德認知,淡化了虛擬游戲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父母、老師不能一味采取“堵”、“禁”的方法,而要疏導。可讓孩子多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其他興趣,或帶孩子接受心理咨詢輔導,幫助他們度過青春期。 陳昂 胡藏嬌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