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人民觀點)
中央八項規定繼續改變中國,最根本在于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
使廣大干部干凈干事、大膽干事,使各類經營主體安心創新創業,使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方能實現“以好作風好形象創造新偉業”
好作風既是戰斗力,也是推動力,更是凝聚力。
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每份標準套餐18元,重慶榮昌區政府食堂單日光食用肉和米飯就各消耗1000多斤,江蘇蘇州全市30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開放……今年“五一”假期,不少城市為應對游客高峰,打開黨政機關大門,開放食堂和停車場,贏得市民和游客好評。
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過程中,我們黨堅持立破并舉、扶正祛邪,大力弘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等光榮傳統,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持續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匯聚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
讓新風常駐,讓正氣充盈,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時代的重托。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黨員干部“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和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形象,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中央八項規定繼續改變中國,最根本在于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
黨的紀律和干事創業,同條共貫、相輔相成、內在統一。中央八項規定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為干事創業營造了良好環境。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是“祛病強身”,從解決“四風”問題延伸開去,努力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也是“賦能提效”,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錨定目標苦干實干、干凈干事、大膽干事,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務實是謀事之法、成事之本,也是取信之道。“文山會海”徒耗精力、檢查考核過多過濫、調研搞形式走過場……從干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抓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不僅顯著改變了紀律松弛、作風漂浮狀況,而且矯正了政績觀偏差,激發了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讓真抓實干、狠抓落實的氛圍越來越濃,我們就能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更好取信于民。
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鮮明價值取向。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剎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所里的歪風”……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突出問題,讓廣大黨員干部從迎來送往、接待應酬中解脫出來,自覺抵制鋪張浪費、豪華奢侈之風,不斷擦亮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斬斷由風及腐的傳導鏈條,引導黨員干部把“他律”內化為“自律”,不斷筑牢“不想腐”的思想自覺,必能讓新時代廉潔文化蔚然成風。
作風的本質是黨性,作風的旨歸是為民。從“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脫貧攻堅到“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的抗疫斗爭,從“高效辦成一件事”利企便民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新風正氣就在身邊。今天,人民群眾對教育、醫療、就業等領域的新期待愈發迫切。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需要,是護航億萬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
作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作風的檢驗。2025年一開春,福建泉州推動市縣兩級領導干部主動靠前服務,拿出實招硬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一位企業家感慨,“節后剛開工,掛鉤干部就帶著‘點對點’的服務禮包來車間拜年。這樣的服務,暖的是人心,強的是信心!”改革行穩致遠,發展穩中向好,都離不開優良作風的護航。使廣大干部干凈干事、大膽干事,使各類經營主體安心創新創業,使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方能實現“以好作風好形象創造新偉業”。
越是闖關奪隘,越需要淬煉作風。當前,“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蓄勢,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性部署有序賡續。關鍵時期需要挺膺擔當,無論是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還是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都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一支作風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
“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是對歷史智慧的汲取,也是應對現實的必需,更是面向未來的宣示。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弘揚雷厲風行的作風,激發勇往直前的毅力,我們必能闖出新天地、創出新優勢。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