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人民觀點)
以不變,可應萬變。這個“不變”,就是要針對作風問題緊盯不放、寸步不讓、一抓到底
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健全風腐同查工作機制,深挖細查風腐同源、風腐一體問題,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才能將風腐交織而成的“病株”連根拔起
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內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激發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自律和自覺,必將持續煥新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前不久,中央層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班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李獻林等人違規聚餐飲酒、1人死亡等問題進行通報。隨著作風建設不斷深入,違規大吃大喝之風得到有力遏制,但頂風違規吃喝問題仍時有發生,“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級”等隱形變異現象仍潛滋暗長,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舌尖上的歪風”不斷花樣翻新,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加強作風建設,必須有股子韌勁、有一顆恒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勇毅擔當與堅韌執著,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國家監委2024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6.8萬件、處分62.8萬人。我們為正風反腐成效欣慰,也因亂象和問題“割了一茬長一茬”而警醒。防反彈回潮,也要防隱形變異。有的地方以“創新落實”為名,將形式主義包裝成“工作亮點”;有的把違規吃喝轉入內部食堂、挪進農家后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借電子紅包、快遞物流等方式“隔空送禮”……不正之風改頭換面,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隱蔽性、欺騙性更強,危害性更大。
以不變,可應萬變。這個“不變”,就是要針對作風問題緊盯不放、寸步不讓、一抓到底。強化監督執紀,保持高壓態勢,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反復抓、抓反復,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風都將無所遁形。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兩面治、同時抓。
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某某,要求私營企業主將其公司辦公場所改造成私人會所,并配備餐廳、卡拉OK包房等供其使用,平均每周都要去兩三次,直至被留置前一晚仍在該會所大吃大喝。小小會所,是奢靡享樂的場所,也是腐敗滋生的溫床。
四川省雅安市一名80后年輕干部,因熱衷高端電子產品、高檔汽車等奢侈消費,先后向67家金融機構、網絡平臺貸款199筆,累計金額高達781萬元。為償還巨額本息,他將視線轉向手中權力,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走上貪腐不歸路。虛榮心作祟,享樂之門一開,就會裹挾領導干部墜入腐敗深淵。
黨性不強則作風不正,作風不正則腐敗易生。盤點落馬官員的墮落軌跡,由風及腐的現象比比皆是。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健全風腐同查工作機制,深挖細查風腐同源、風腐一體問題,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才能將風腐交織而成的“病株”連根拔起,確保黨的肌體始終健康、永葆生機活力。
著眼長遠,要實現海晏河清,就必須堅持標本兼治,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把中央八項規定的制度之力轉化為精神之力、信念之力。
從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加強理論武裝,為改作風轉作風破除思想障礙、注入精神動力,到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再到推進紀律教育方式創新,將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結合起來,選樹勤廉典型,強化示范效應,讓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行有警示,不斷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內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激發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自律和自覺,必將持續煥新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直至化風成俗。
2021年6月,建黨百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中央八項規定展板前停下腳步、仔細察看:“現在這里面的8條,精簡會議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厲行勤儉節約,做得都不錯,還是要反復講、反復抓……”
“八項規定要一以貫之。”總書記堅定地說。
一句“一以貫之”,彰顯共產黨人的決心、品格。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成效,我們就無懼任何歪風邪氣侵擾,不畏前進道路上任何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