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洼地”成攔路虎
在張女士等人看來,北京市民之所以不愿意放開異地高考,無非是為了保持“高考洼地”效應,在她看來,這是北京推進高考戶籍放開最大的難題!八^公平,最重要的是機會均等,北京之所以不愿意推進放開戶籍就因為洼地效應的存在。誰都知道在北京上大學容易得多,在北京能上一本的分數(shù),在有的省甚至連二本都上不了,有北京戶口的人當然不會愿意放開這種特權。”
據(jù)《北京日報》報道,2011年北京本科錄取率接近58.2%,比高考大省山東、江蘇、廣東、湖北等高出10多個百分點,比湖南、安徽等高出20多個百分點。
很多擁有北京或上海戶籍的家長擔心,由于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存在省(區(qū)、市)際差異,一旦放開高考戶籍限制,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的流入,出現(xiàn)大量的“高考移民”。
事實上,支持異地高考的學者也認同這一可能的情況,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在10月29日“異地高考民間方案”發(fā)布會上就表示,解決異地高考要先解決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問題,從根本上杜絕高考移民。否則,“會有前赴后繼的問題到北京來,教育部無法左右,北京市政府不接受,(因為這)會使得人口無法管控,今年解決20萬,明年可能會有200萬人進到這個城市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認為,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教育資源發(fā)達,錄取率高,為了保障本地戶籍居民的利益,外來居民在這個問題的博弈上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然而,除了“高考洼地”外,即使一些“高考高地”也不愿放寬政策,熊丙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比如廣東省,記者查閱廣東2012年招生報名通知,上面規(guī)定凡廣東省外戶口的考生,一律回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不得在廣東借考。
“因為如果能借考,考生在哪兒錄取是個問題,在分省命題制度下,高考分數(shù)不好折算,這種異地高考不現(xiàn)實!毙鼙嬲f。
異地高考的門檻設在哪兒
知名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據(jù)他了解,教育部已經(jīng)開始制定方案,以回應異地高考這一民生問題。但他說,由于高考改革涉及諸多重大敏感社會問題,這個方案一定會做得很艱難,考驗方案制定者的智慧。
目前,純粹基于學籍上的異地高考還完全看不到松動的跡象,一些地區(qū)所做的改革,也是基于戶籍制度上的。
“異地高考民間方案”雖然主張“取消高考戶籍限制”,但也只是一個不徹底的方案。該方案表示,“考慮到歷史形成的教育水平和高考錄取率差異,為避免短期內人口輸入地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可以考慮在一定時期內設置一定限制條件,逐步放開城市新移民子女在經(jīng)常居住地上學和參加高考”。
在該方案的發(fā)布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曲相霏都表示,這個方案并不是最完美的方案,卻是最現(xiàn)實的方案。
曲相霏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按照我們的課題研究,我們最后要得到的是統(tǒng)一高考公平錄取,讓高考絕對與戶籍脫鉤,“我們贊成一步到位,但也得考慮現(xiàn)實”。
曲相霏說,她從私人渠道獲得的非官方消息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僅不大可能放開,反而可能會越來越緊,這跟教育部的想法并不一致。
2011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異地高考問題,因為涉及的人比較多,所以該問題比較復雜,北京、上海都在研究辦法,教育部會和接收這些學生比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進異地高考。袁貴仁還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不會太長。
楊東平認為,不論是哪種方式,一定會有門檻設置,“就像移民國外一樣,不論是技術移民還是投資移民,肯定會有條件限制。徹底放開的想法在價值取向上無疑是正確的,但我估計出于操作性上的考慮,在政策上會做一些限制,只是在操作細則上究竟如何考慮值得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教授也認為,教育部雖然重視這個事情,但各地的情況差別很大,有些地區(qū)人口輸入多,有些輸出多,地方政府會考慮當?shù)刭Y源的總量以制定應對方案。他認為,門檻設置應該會把下列因素作最重要考量:流動人口在輸入地的居住時間長短、納稅情況以及隨遷子女在輸入地的教育完整性。
[責任編輯:芮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