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財政局近日公開2009年度114個市本級職能部門預算的做法獲得了社會的肯定,不少關心賬本的學者、市民紛紛上網查閱,有學者就提出,部分部門的預算外資金十分龐大,如負責電梯等特種設備檢測的廣州市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其預算外資金達4020萬元,是一般預算資金的將近10倍。這讓專家學者感到“不可思議”。
如此龐大的預算外資金來源哪里?花在什么地方?對此,廣州市財政局表示將盡快給予回復。另外對于“公交系統(tǒng)一年得到的財政補貼資金才7000萬元,可9間政府機關幼兒園一年獲得的財政補貼資金就有6000萬元”一事,財政局也表示正在核對數據,將盡快予以回復。
檢測收費也屬預算外?
記者查閱“賬單”發(fā)現,廣州市質監(jiān)局下屬11個事業(yè)單位中,有3家單位的預算外資金規(guī)模都要比一般預算資金的多,其中廣州市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簡稱“質檢院”)的規(guī)模最大,達7761萬元,比一般預算資金的2697.89萬元要多出5000多萬元;其次是廣州市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簡稱“特檢院”)達4020萬元,是只有487.8萬元的一般預算資金的將近10倍。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簡稱“纖檢院”)的預算外資金也達2220萬元,而一般預算資金僅815.83萬元。
規(guī)模龐大的預算外資金到底來源自哪里?預算中并沒有明確。令人費解的是,除了預算外資金,這些機構都有事業(yè)單位經營收入,比如質檢院的經營收入就高達4086.5萬元。預算外資金是否包括這些檢測機構收取的檢測收費?研究公共預算的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教授牛美麗表示,不同部門有不同的規(guī)定,檢測收費屬于經營收入還是預算外資金“都有可能”。
預算外資金監(jiān)督力度小
專家們指出,預算外資金并非常規(guī)資金,來源很多,比如一些賣地收入、規(guī)費、罰沒收入等,能在預算中看到的資金已經是納入了預算管理的“預算外”。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委預算審核專家、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指出,對于預算外資金,人大的監(jiān)督力度是很小的。
不過牛美麗指出,這類預算外資金其實已經納入了預算管理,不然也無法在預算中看到,“其實還有"預算外的預算外",那個更加無法監(jiān)督。”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