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7月7日電(記者陳鍵興 邵燕輝)大陸居民赴臺游正式實施至今即將屆滿周年。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局長羊曉東7日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開放大陸游客來臺的實質效益已經初步顯現,希望未來開發主題性的“深度游”。
他說,去年7月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之后,兩岸交流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盡管開放之初來臺人數不如預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漸入佳境,就臺北市而言,已經感受到一年來很大的變化。據初步統計,去年7月到今年6月,大陸來臺旅游人數已達30多萬人次。就觀光業的經濟效益而言,一年來大陸來臺旅游人潮對臺灣地區包括臺北市的旅游市場都有正面的幫助,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旅游業也產生很大沖擊的情況下,開放大陸游客來臺所產生的實質效益更加突出。
羊曉東說,一年來到臺灣旅游的30多萬人次大陸觀光客,有85%都會在臺北停留,若按7天6夜的行程計算,在臺北停留平均2天,再以人均每天消費296美元計算,一年中為臺北市創造的觀光產值約為60億元新臺幣。
他還表示,臺北市長郝龍斌一再強調兩岸旅游交流的意義不只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最重要的是通過旅游能夠增進兩岸民眾的了解和認識,化解歷史的隔閡和不必要的誤解,進而促進兩岸在更多領域的交流往來。
羊曉東曾多次赴大陸推介臺北市觀光旅游資源,和記者談起這座城市時如數家珍�!坝^光旅游的模式已不僅在于瀏覽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主題旅游日益風行。”他說,希望旅行社將來能開發更加多元的旅行路線,使大陸游客來臺不只是“環島游”,而有機會進行“深度游”。
“我們希望大陸朋友能夠走進臺北的‘深處’,慢慢‘品嘗’這座城市的生活與文化,就好像到北京要體味胡同文化,到上海要體味弄堂文化一樣�!毖驎詵|說。
對于如何進一步挖掘大陸游客來臺旅游的市場潛力,羊曉東認為,其一是要盡可能使來臺人數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量;其二是完善對兩岸旅行社的規范管理,以確保服務水平;其三是要盡速增加兩岸直航航班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