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北京6月5日電
新華社記者 張勇 王建華
大陸今年向臺灣派出的首個貿易采購團5日離開臺灣返回大陸,經過為期4天的緊張洽購,采購團共落實逾22億美元對臺采購訂單。
率領這個采購團的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xié)會會長李水林說,將在7月底之前下單8.27億美元,其余14億美元將在年內下單完畢。
采購團先期落實的采購產品主要包括:LCD面板、晶片模組、手機與電腦相關零配件、塑料化工相關產品、紡織類產品及手工藝品等。
據悉,采購團中的長虹、聯(lián)想、中鋼等幾家大型陸企,還在繼續(xù)就產品采購和技術投資事宜與臺灣供應商討論相關細節(jié),預計首個采購團最終的采購金額將遠超22億美元。
李水林表示,首個赴臺采購團為兩岸企業(yè)搭建了交流平臺,為今后兩岸經貿交流進一步發(fā)展開辟了道路,為后續(xù)赴臺的大陸采購團積累了經驗。
此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大陸9家主要彩電企業(yè),比首個赴臺采購團晚一天到達臺灣,目前正與有關臺灣廠商洽談采購事宜。
率團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白為民稱,此行將落實對臺近22億美元的面板采購計劃,而隨著“家電下鄉(xiāng)”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擴大實施,今年大陸面板市場將猛增需求,預計全年對臺面板采購量將增加一倍至4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溫家寶總理今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推動大陸企業(yè)赴臺投資”“擴大對臺產品采購”等5項重要惠臺新舉措。
大陸本周向臺灣派出兩個采購團,就是實質性的落實行動。據悉,至9月間,還將有7至9個大陸采購團先后赴臺洽談采購。而年內,大陸可能會派出約20個采購團赴臺。
國家發(fā)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大陸接連向臺灣派出大規(guī)模采購團,將有助于提升臺灣產業(yè)界和民眾對未來的樂觀預期,并實質性地增加產業(yè)投資和擴大消費,進而幫助臺灣經濟盡快走出低迷、實現復蘇。
他同時表示,大陸對臺實施大宗采購行為,也有助于增進兩岸經濟界的相互了解,深化相互間的產業(yè)合作,實為互利雙贏之舉。
接踵而至的大陸采購團受到島內業(yè)界的普遍歡迎。首個貿易采購團在臺北和高雄舉行的兩次洽購活動,大陸30多家企業(yè)共與300多家臺灣廠商進行了600多場洽談,平均每家大陸企業(yè)接洽約20家臺灣廠商。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賀成明說,受益于“家電下鄉(xiāng)”政策,今年TCL的面板采購量將增至7億美元,TCL還希望通過此次集中采購行動與臺灣更多廠商建立供貨聯(lián)系。
北京滿疆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除采購2000萬美元筆記本電腦外,還廣邀有意爭取“家電下鄉(xiāng)”商機的臺商相互參股,共同開拓大陸市場。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長張五岳表示,臺灣屬于出口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衰退形勢嚴峻,臺灣民眾高度期盼兩岸關系改善,能夠逆轉經濟頹勢。
據臺灣行政主管部門主計處早前公布的數據,受出口衰退幅度過大的影響,初步統(tǒng)計今年第一季度臺灣經濟的增長率為-10.24%,全年經濟增長率預估值調低至-4.25%。
張五岳說,大陸通過派出一波波采購團,可以讓臺灣民眾在短期內直接感受到兩岸合作的善意、暖意和實質好處,提升臺灣民眾的信心指標。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日前表示,大陸等新興經濟體擴大內需將有助于擴大臺灣對外出口,加之島內需求回升,預期第二季度制造業(yè)生產可望逐步擺脫景氣谷底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