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市第六中學13歲女生張悅因“頭發(fā)過長”未獲準入校,三次理發(fā)后仍不得入校讀書,因而喝農(nóng)藥自殺。后來又見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出了新規(guī):大學生上課必須背書包,說是學風建設的一部分,希望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如不遵守,必定嚴厲批評。
這種種的規(guī)定咋就使人看得這么鬧心呢?為什么對這種形式化的規(guī)定如此情有獨鐘呢?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但也許這樣的“教”太高深,教育者自己還不得要領,這樣的“學”一年半載難見效果,所以還是頭發(fā)一律,衣服一律,書包一律來得立竿見影吧。
前些時候去美國探親期間,曾兩次參加當?shù)貙W校的活動,可以說學生的發(fā)型、衣服都是各式各樣的,女孩子涂指甲抹口紅的也不鮮見,只要不是太袒胸露背或裙子短到大腿根都沒事;拒絕“過分暴露”估計是考慮到對青少年不要有太強烈的“感官刺激”吧。
少兒時期確實是需要管教和指導的,但是,如果他們時時、處處、事事都在種種剛性的管教和規(guī)定之內(nèi)活動,那么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方面學生動輒得咎,得不到作為人的最本質(zhì)的渴求——被肯定被尊重,從而永遠學不會自制和自我約束;另一方面,“育人”這一學校最根本最迫切的教育任務被束之高閣。簡單地說,就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亂管。如果一個人在學校教育中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提升,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自尊意識,同時又有較高的審美眼光,還用得著教他或她頭發(fā)該怎樣、衣服該怎樣嗎?不該管的亂管,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管。出臺種種可笑的規(guī)定,恰恰反映了一些教育者缺乏自信,缺乏底氣。
陜西榆林子洲二中的一名13歲女孩玲玲遭兩同學施虐兩月余,被釘子刺,碳素筆戳,剪子扎,全身血跡斑斑,傷痕累累,而學生反映這兩名施暴同學的惡行早已存在,家庭較富裕的同學都要被迫供錢供物,并且學校也早已知曉,但班主任與校長均無奈表示沒有好辦法管,甚至教育局長也明確說這件事跟學校沒多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