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臺南市長賴清德在市議會被質詢時,說明自己的立場是“親中愛臺”。香港中評社6月8日發表趙家麟的分析文章指出,賴清德提出“親中愛臺”, 島內藍營綠營的反應很詭異,值得觀察。
賴清德的“臺獨”立場鮮明,且多次在議會公開宣示自己的“臺獨”主張。這兩天出現的“親中愛臺”說法,讓許多人對賴清德的印象出現了明顯的違和感,藍營很酸,酸到反胃、想吐,批賴發夾彎,而且彎很大。
綠營的反應就很詭異,除了李退之受訪凸顯兩岸認知的差異所在之久,多數的綠營地方人士在第一時間皆表驚訝,等再詳看賴的說法,則出現不同的看法,但幾乎還是保持沉默,對此事的評論暫且保留,都想要進一步觀察、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民進黨勝選、蔡當局上臺后,兩岸關系“急凍”,關鍵就在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遠中,親美、日”的路線愈見明顯,兩岸走向冷和平、冷對抗的負向發展,這是眾所皆知的事;“獨”派色彩鮮明的賴清德說出“親中愛臺”,再對照其過去的言論、主張,難免就讓人頓時有時空錯亂之感。
賴清德對“統獨”議題,向來都能精準表達個人的“臺獨”主張。他在議會答詢及第二天受訪時仍然強調“親中愛臺”,代表這并非賴一時脫口之言。解讀賴清德“親中愛臺”,有“不變”與“變化”的地方:
“不變”之處,是賴清德并沒改變他個人對“臺獨”的主張。
“變化”之處,在于“親中”。“愛臺”不是問題,也是藍綠的共識,關鍵是“親中”的說法,這在綠營確實是存在不同看法與爭議的。
賴清德喊“臺獨”,民調支持度仍居高不下,尚且被認為是民進黨內接續、甚至是取代蔡英文的第一號人選。民進黨內人士解讀,賴的“臺獨”主張,對深綠、“獨”派一直存在磁吸效應,也成為賴最堅實的基本盤。
賴清德連兩天講“親中愛臺”,兩天了,并沒看到有“獨”派大咖出來噓爆,各方似乎仍在靜觀。綜合地方綠營的聲音,目前有三個狀況推測與觀察:
一、認為賴的“臺獨”立場并沒有改變,只要原則不變,賴清德個人打打嘴炮 ,為緩和兩岸關系說些好話,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二、賴清德是“獨”派寄希望之所在,說出“親中愛臺”的話,雖然第二天補充強調“反抗”不等于“反中”,但“親中”已意外的碰撞了“遠中”,且方向背道而馳,深綠、“獨”派必然會查證賴清德說法的真正用意。賴的“親中愛臺”不是沒有錯估民進黨內情勢、基本教義派的風險。
三、中國大陸已再三重申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蔡當局,無法“維持現狀”的兩岸關系已陷入空前困境,此時,賴提出的“親中愛臺”,是否代表新潮流系已經嗅到了民意的轉變,開始調整兩岸政策?
藍營酸爆賴清德是一回事,綠營內部如何看待賴的“親中愛臺”,才是賴所要面對的。“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林鶴6日已對此表示,與賴清德的發言“看法一致”,但賴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蔡當局的態度,而是“獨”派的挺或不挺。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