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南市長賴清德提“親中愛臺”震撼臺灣政壇。他隨后解釋說,“臺灣應該要親近中國、親近美國、親近日本,本來臺灣就應該這么做”。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賴清德仍把臺美、臺日關系與兩岸關系并列,把臺灣與中國視為“兩個國家”,其“臺獨”立場根本就沒有改變。無論他怎么包裝、怎么變身,都掩飾不了其“獨”心。
評論摘編如下:
向來主張“臺獨”的臺南市長賴清德日前接受臺南市議會質詢時拋出“親中愛臺”論,震撼臺灣政壇。國民黨嘲笑“這堪稱是史上最強與最狂的發夾彎”。
“親中”一直是民進黨人罵國民黨的“專屬詞匯”,何以如今賴清德自扣“紅帽子”?莫非“轉性”?非也。他隨后解釋說,“臺灣應該要親近中國、親近美國、親近日本,本來臺灣就應該這么做”。由此可見,賴清德仍把臺美、臺日關系與兩岸關系并列,把臺灣與中國視為“兩個國家”,其“臺獨”立場根本就沒有改變。但他卻打出似是而非的“親中”旗號,到底其葫蘆賣的什么藥?
賴清德“臺獨”立場鮮明,在島內政壇眾所周知。他去年接受臺南市議會質詢時就公然表示“支持臺獨”,又下令強行拆除全市學校里的蔣介石銅像,大搞“去中國化”。難怪國民黨人諷刺賴清德的“親中論”是“年度最大的笑話”。賴清德自2014年12月成功連任臺南市長后便一改之前低調務實的作風,近兩年頻頻發表“出位言論”吸引輿論注意力,制造聲望,提高全臺知名度。島內政治觀察家早已指出,這是賴清德為了給自己明年卸任臺南市長后攀登政治高峰營造個人聲勢。如此看來,他日前再次“語出驚人”,成為媒體焦點,不過又是其造勢的伎倆罷了。
島內將于明年舉行地方選舉以及三年后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從賴清德日益顯露的政治野心來看,屆時揮師北上,角逐臺北市長或新北市長,抑或進軍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皆不無可能。尤其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一年來民望跌跌不休,不僅坊間怨聲載道,民進黨內也頗有微言。而作為黨內中生代明星的賴清德據說是深綠、“獨派”加上“新潮流系”等不同的山頭都可以接受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人選,使賴清德日漸以“蔡英文接班人”自居。不過,南部畢竟不同北部。南部是民進黨鐵票倉,賴清德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支持和選舉,但北部是國民黨的地盤,“臺獨”立場鮮明顯然不利于賴清德討好選民。他要為自己塑造較為中立的形象,以吸引藍綠陣營的選票。由此便不難理解他突然自認“親中”,似乎往日大罵國民黨“親中”的那些話都與他無關。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賴清德以“親中”的口號招徠人氣,也說明了島內有相當多的民眾支持兩岸交流合作、支持“九二共識”、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以致賴清德也要以“親中”的外衣包裝其“臺獨”核心,但這未免太低估島內選民的智慧了。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賴清德種種“媚日反中”的言行已是臭名遠播,無論他怎么包裝、怎么變身,都掩飾不了其“獨”心。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