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在中亞的活動
在阿富汗北部奪取部分地區后,IS進軍中亞的策略是先要求中亞地區的伊斯蘭組織效忠,同時建立據點,再擴大成根據地,再聯成線和面。不過,當前IS重點仍在阿富汗,尚未正式派出阿訇對中亞進行“說服勸降”。在中亞的工作重點主要有:
1、通過思想感召和重金誘惑招募戰士赴中東作戰。除中亞當地民眾外,IS尤其重視在俄羅斯打工的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勞工群體。通常對愿意參戰的人員給予1.5萬美元資助,如果全家前往則補助更多。
據中亞國家官方公布的數據(根據IS視頻顯示和家屬通信等渠道確認),截至2015年上半年,共有200名塔吉克斯坦公民、300名哈薩克斯坦公民、330名吉爾吉斯斯坦公民、360名土庫曼斯坦公民、500名烏茲別克斯坦公民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作戰。另據中亞的研究機構分析,在中東作戰的中亞公民約有2000~4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塔吉克族和烏茲別克族(包括阿富汗北部的中亞民族),另有1800俄羅斯人(至少117人已陣亡),主要是車臣人。
2、支持部分在中東參戰的中亞人員已經回流作案。中亞五國均有抓獲此類人員。其中據哈國家安全委員會資料,在2014年1月~2015年9月一年半時間內,哈共抓獲45名煽動哈公民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參戰的IS支持者(另有40人被刑事調查);共挫敗5起IS支持者策劃的暴恐陰謀(3起是組織哈公民赴中東參戰,2起是從中東參戰返哈人員計劃在哈實施的暴恐活動)。吉安全機構2015年7月16日(開齋節前一天)在比什凱克抓獲計劃在開齋節當天民眾在比什凱克市中心廣場歡慶時制造汽車爆炸事件,以及策劃襲擊俄羅斯駐吉的坎特空軍基地的6名IS分子,為首的是從中東回來的哈薩克斯坦公民阿米洛夫。
3、穩打穩扎逐步推進勢力范圍。因暴恐分子往往在中亞各國和阿富汗之間流竄,中亞各國目前尚無境內IS規模數據,但據IS網站視頻顯示,已有烏伊運、突厥斯坦伊斯蘭黨、中亞圣戰者、哈薩克解放者等近20個組織,俄羅斯估計總人數約2000~3000人。中亞強力部門則認為上述組織多屬阿富汗北部的中亞人建立,規模小(通常十幾、二十人等),尚不構成嚴重威脅。從當前襲擾和暴恐事件多發地看,IS已在中亞南部邊界撕開口子,形成進軍中亞的四條戰線:
一是襲擾土庫曼斯坦境內與阿富汗接壤的馬雷州的油氣設施(油田、管道、電網等),未來可能沿里海東岸向北發展;
二是經土庫曼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列巴普州,進入烏茲別克斯坦西部,未來可能繼續北上,經花喇子模和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進入哈西部或南部,或是繼續向東發展進入費爾干納,與經由塔吉進入中亞的極端勢力對接。
三是從阿富汗北部的昆都士、馬扎里沙里夫等地向北進入塔吉克斯坦西南部的庫爾干秋別,然后繼續向北到達苦盞等費爾干納盆地地區。
四是從阿富汗東北部的瓦罕走廊進入塔吉克斯坦巴達赫尚州,沿帕米爾高原向北進入吉爾吉斯坦南部(費爾干納盆地)。
從目前形勢和IS未來發展戰略看,未來中亞的費爾干納地區的安全形勢趨緊。該地區向來宗教氛圍較濃厚、發展較落后,容易被金錢和極端理論等吸引,另外,該地區處于烏、吉、塔三國交界處,各國對此地控制相對薄弱,使暴恐和極端分子更容易流竄逃避打擊。IS極有可能費爾干納地區作為根據地,在控制中亞的同時,進軍俄羅斯和中國。其中吉境內環境相對更“寬松”,成為IS在中亞的首選之地。吉“宗教、權力和政治”中心主任馬利科夫2015年2月向媒體透露IS已向其中亞分支組織“馬維蘭納赫爾”撥款7000萬美元,令其在費爾干納地區策動恐怖襲擊。
IS對我影響
IS領導人巴格達迪在其演講中已將中國作為首要滲透目標之一(企圖重演當年阿巴斯王朝在怛羅斯擊敗唐朝,從而掌控中亞,成就帝國輝煌的歷史)。另外,2015年10月18日IS社交網站發布一組有關剃掉胡須和剃須刀的照片,從伊斯蘭教角度看,這是向俄羅斯發出“世界末日”決戰的信號,因俄在敘利亞實施空襲,IS可針對俄實施不受其自身教法和教義約束的攻擊。
上述因素意味著,我西部和北部(尤其是新疆)將面臨嚴峻安全壓力,我“一帶一路”建設成本與風險將顯著提高,另外,IS還極有可能發展成為美西方等大國遏制我的新工具。為此,我宜“短期打擊”與“長期治理”相結合。短期措施就是通過國際反恐合作等短平快方式,爭取減緩或遏制住IS在我周邊蔓延勢頭,盡可能將IS的風險抵御在境外。長期措施就是在國內,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引導體系,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強化穆斯林“五個認同”,以正能量抵御外來極端思想侵襲,同時在國際上,將反恐國際合作納入我全球治理體系。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