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伊斯蘭化” 社會深度裂變
一面是主要反對力量加緊聯(lián)合,一面是世俗派與宗教勢力對峙日烈,曾在巴以問題小試外交手腕的穆爾西總統(tǒng),眼下不得不面臨一個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埃及。
2日出版的埃及《東方報》刊登了“一個國家,兩個人民”的頭版大標題,認為埃及社會正在走向深度裂變,宗教和世俗在激烈較量,互不相讓。
就目前局勢來看,作為穆爾西的支持者,伊斯蘭派政黨已看到未來改革的機會越來越小,多股勢力正在聯(lián)合起來對他們進行阻撓,因而盡快突破才是應對之策。此次穆爾西政府無視各派分歧、匆忙制定新憲法以維護伊斯蘭宗教勢力利益正是最好證明。
然而,對于埃及這樣一個各派利益盤根錯節(jié)的大國,穆爾西對于過往的“清洗”舉動都勢必激起強烈反抗。
與之針鋒相對的,最主要的是世俗派以及自由派政黨——他們希望按照世俗化的標準制定憲法和改造社會,而非讓埃及重新“伊斯蘭化”。
同樣強烈反對埃及伊斯蘭化的,還有科普特基督教會及其政治派別。他們擔心在穆兄會掌權下,基督教徒的權利會受到進一步侵害,因而要求刪除舊憲法中伊斯蘭教法是立法來源的條款。但這一要求恐怕也難以實現(xiàn)。
對于新憲法草案的前景,開羅扎加齊克大學教授穆罕默德·努爾·法拉哈特預測說:“他們(穆兄會)將用這樣的口號團結窮人:作為一個穆斯林,給新憲法投一票,讓異教徒挫敗。”
然而,留給穆爾西政府的更大挑戰(zhàn)是,即便強行或如愿通過新憲法,他有能力彌合一個走向深度分裂的埃及社會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