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部門“升級服務”給旅客以獲得感,而倒票行為也在“升級”,成了不少人回家的“攔路虎”。網絡代刷、搶票軟件更新、提前制作網絡預售頁面、線下組團拉單、刷票圈串聯……種種依托于線上與線下的倒票囤票行為開始“蠢蠢欲動”,并形成了“一條龍”的服務鏈。就一些熱門地區、緊俏地區,買一張回家的票不僅要與“供給量”賽跑,而且要與“票販子”斗爭,于無形中消減了鐵路服務升級的質量和效果,更擾亂了春運秩序。
正因此,“貓鼠斗”不僅要瞄準問題,更要打準痛點。今年春運,包括鐵路在內的諸多部門將聯合規范乘運行為、維護鐵路秩序,更重要的是將集中對準網絡倒票,通過技術措施防控網上惡意搶票囤票行為的“獵鷹”行動還將繼續。同時,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力做好2017年春運工作的意見》,一方面要求在技術上遏制不法行為,另一方面對失信旅客進行記錄、把相關領域失信工作人員列入行業“黑名單”。“票販子”花招多了,政府的治理手段也要跟上,這樣才能在早發現、早預防、早應對中保證“一路順風”。
3.56億人次,這個相當于2014年德國總人口三倍多的數量,既是2017年“春運”期間預計流量數,也承載著回家與過年的期盼。人在旅途,每一刻都是從天南到海北的跨越,不能“囧”在路上、也不能“堵”在路上,帶著順心與幸福出發,還需要政府和社會齊心努力,升級治理,優化服務。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