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花紅里,兩岸青年“鐵”心同行
2025-05-28 21:5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我的鐵路風景·博物館+京張鐵路文化之旅”活動于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辦。(中國臺灣網發)
五月芳菲,萬木蔥蘢,生機盎然。
“我的鐵路風景·博物館+京張鐵路文化之旅”活動于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40余名媒體人,透過“我的鐵路風景”視角,觸摸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脈動,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澎湃動能。
時間是有情物,歲月乃無盡藏。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唐胥鐵路”見證了中國鐵路的蹣跚起步:由于清政府反對使用機車,在“一日千里”與“阻我風水”的碰撞中,在“騾馬拉火車”的怪象中,中國步履艱難地邁進“鐵路時代”。新中國成立后,鐵路夢、強國夢、復興夢,中國鐵路奮起直追,現在已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
青山連綿起伏,樹木郁郁蔥蔥。紀念中國鐵路事業的奠基人詹天佑先生而建造的紀念館,坐落在八達嶺長城風景區內。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打破“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彰顯開放的中國魅力無限,飛馳的高鐵鏈接世界。京張鐵路百年鋼軌,雕刻成不朽的歷史勛章,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中國式現代化,沉淀著一代代人的夢想和奮斗。
翠戀青龍行,煙霞醉歲流。很多東西都在變,諸如硬板火車票到軟紙火車票,再到今天的“刷臉”出入站;有的東西又沒變,諸如溫暖的服務、動態的安檢、暢通的接駁等。在青龍橋站,“人”字型鐵路與智能高鐵立體交匯;在清河站,游客有序排隊,創新的脈動澎湃著發展的活力。
真正的科技“頂流”,應該是歷史文明深處的回響。轉體、伸展、揮舞手臂……在北京動車段北京北運用所,車底檢測機器人憑借先進的技術,對各個部位進行細致掃描,智能化的檢修流程安全高效。
鐵路是時代的奮進軌跡,從蒸汽機車的滾滾濃煙到高鐵的風馳電掣,看到中國鐵路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走進中國鐵路博物館東郊館,不同時期、不同制式的機車車輛、文物展品一一呈現,從綠皮火車到高速列車,目睹中國鐵路從跟跑積累、并跑突破到領跑創新的跨越式變革。
高鐵如龍躍九州,流星趕月破云流。兩岸媒體人通過深度體驗高鐵速度,實地探訪鐵路歷程,看到祖國大地欣欣向榮的發展面貌,感知兩岸同胞熱忱友好的真摯情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岸一家親”是骨肉天親,同氣連枝。
在初夏花紅里,兩岸青年“鐵”心同行,遇見心“動”的京張高鐵,贊嘆流動畫卷中的錦繡中國。(文/鐘廣勝)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