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賞 民俗魅力——渝臺兩岸民俗交流活動在重慶舉行
2025-05-22 15:0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訊 5月19日,渝臺兩岸民俗交流活動在重慶舉行,來自臺灣的20名民俗文化相關代表,在三天時間里走進重慶華巖寺、關岳廟、老君洞,游覽下浩里老街等地,與重慶民俗文化相關代表進行交流,深化兩岸同胞情感聯結,共促中華文化傳承與發(fā)展。

渝臺兩岸民俗交流活動在重慶舉行。(中國臺灣網發(fā))
華巖寺是重慶市最大佛教寺廟,是蜀川名剎、西南十大叢林之一,有“巴山靈境”之稱,是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華巖寺在兩岸交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促進兩岸同胞情感聯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參訪團一行在華巖寺參觀了弘法樓、華巖洞、觀音院、大雄寶殿等殿堂,了解了華巖寺歷史、寺院古跡以及佛教文化習俗。
“兩岸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脈,佛教文化是兩岸民眾間很好的溝通橋梁。”來自臺灣宜蘭縣的吳明哲多次帶領臺灣民眾前往大陸進行民俗文化交流,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兩岸可以通過共同的信仰與文化,進一步增進相互理解與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健康發(fā)展。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歷經千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已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的技能,更是蘊含深厚文化底蘊和哲學思想的藝術形式。在華巖寺,參訪團一行詳細了解八段錦的健康養(yǎng)生知識,現場學習八段錦。
華巖寺相關僧人說,渝臺兩地相隔千里,但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讓大家的心始終緊緊相連。從巴渝的吊腳樓到臺灣的騎樓,從重慶的火鍋文化到臺灣的夜市美食,從川劇變臉到歌仔戲,兩岸能在不同的民俗文化中,找到共同的精神印記。此次民俗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將進一步加深彼此了解,增進兩岸同胞的情誼,為渝臺兩地在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搭建更堅實的橋梁。
此次活動以“共賞民俗魅力,同筑兩岸情誼”為主題,來自臺灣的民俗文化相關代表包括民俗學者、手工藝人、民間藝人等。活動旨在促進渝臺文化交流,加深兩岸同胞對彼此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中國臺灣網、重慶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