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政策、優服務 營造良好臺商投資環境
江蘇素有親商、安商、富商的優良傳統。從“六個進一步”到“六加一”,再到《兩岸投保協議》簽署后率先出臺《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臺灣同胞投資條例》。這些政策舉措正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實,惠及越來越多的臺商臺胞。
2013年,江蘇在大陸率先成立省級層面的臺商服務中心,淮安等地先后建立起專門的臺商服務機構。江蘇有12個省轄市和6個臺商集中的縣(市、區)建立了臺商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蘇州還設立了全省首家涉臺仲裁中心。鎮江市在大陸率先成立專門的臺商知識產權與專利保護中心。泰州市每季度舉辦一期“臺商講堂”,為臺商開展政策法規輔導,深受臺商歡迎。連云港等地也分別開展“臺商服務年”活動、出臺了為臺商提供優質服務的指導意見。
從昆山的“馬上辦”到淮安的“101服務”,從宿遷“365服務”到徐州“海峽天使、維權先鋒”,江蘇對臺商的優質服務理念和務實舉措,已經成為吸引臺資最具競爭力的綜合優勢。在臺灣電電公會發布的2013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中,全省被列入評比的23個城市(區域)全部被評為極力推薦和值得推薦城市,數量位居大陸各省(區、市)第一,并在前十名中占據半壁江山。
如今臺商來大陸投資,已不再是簡單地要求土地、稅收等優惠,而是在生活層面、精神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江蘇在大陸率先啟動臺商“精神家園”建設,努力讓臺灣同胞感受到“家”的溫馨。如今,置身在昆山街頭,處處能感受到濃濃的臺灣味道,在昆山生活的近10萬臺灣同胞已融入了當地社會。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臺灣同胞投資條例》的宣傳和實施,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臺商臺胞權益保護工作的執法調研活動,爭創全國性臺商服務工作示范點。充分發揮省臺商服務中心功能,推動各市和臺資企業集中的縣(市、區)成立相應機構。完善省臺胞投資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的組織架構和工作網絡,健全各地臺商權益保障機制。加大對涉臺投訴案件調處力度,努力提高結案率和臺商臺胞的滿意度。推廣昆山等地建設臺商精神家園的經驗做法,努力為臺商多解難事、多辦實事、多做好事。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加快設立臺商會館,建設臺灣特色文化街區。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