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地區,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供應。”從新政的表述中看,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將是今年房地產市場建設的主力軍。
與新政相配套的是,國土資源部拿出了2010年的供地計劃。在這份計劃中,2010年,全國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計劃供應量占住房用地計劃供應總量的77%。
“以前保障性住房只處于樓市中的補充地位,現在這樣調整,未來的住房供應模式、住房結構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保障房將不僅與商品房并駕齊驅,還將占據主要地位。”陳國強說。
從1998年我國開始房改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把保障性住房推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控股公司副總胡景暉告訴記者,住房保障是一個復雜且不容易操作的事情。從國家的制度設計上看,是想按照一定的價格標準對人群進行分層,提供不同類型的住房。最初的設計,并沒有想把那么多人納入保障范圍,但房價上漲過快,中等收入階層購房都困難了,不得不加大保障力度。
“在房地產領域,究竟什么該歸政府管,什么該歸市場管?當市場失靈的時候,就是政府該出手的時候。”胡景暉說,從目前看,在中低收入人群、夾心層的住房問題上,市場已經失靈,政府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問題。
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政府啟動住房制度改革,依靠房地產市場帶動消費,幫助中國經濟走出低谷。
然而,由房改啟動的房地產市場,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卻逐漸演變成重要的民生問題。2003年之后,我國住房價格持續走高,房價成為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房地產市場更成為中央政府每年都要調控的領域。
據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旬,北京二手房總成交量為8747套,相比2009年同期的6623套與今年3月同期的6133套,同比上漲幅度達到了32%,而環比更是達到了42.6%。
價格上,今年4月上旬,二手房均價突破15215元,同比2009年同期上漲了66.8%,環比3月上旬上漲幅度也達到了10.3%。
北京中原的分析師認為,從今年3月中下旬開始的全國性房價飛漲,使得全國部分大城市的8成以上購房者已經無力購房,而且出現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1998年推行房改的時候,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但發展到今天,我們發現,住房的問題并不都能由市場解決。所以,此次新政,應該算是對1998年房改政策的適度修正。”胡景暉說,當這個國家的中等收入人群都已經沒有能力購房的時候,樓市政策向保障傾斜將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必須這么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樓市新政中,中小套型商品房是納入保障性住房范疇還是歸于商品房范圍,中小套型商品房建設將占據樓市的多少比重,新政對此并沒有明確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