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知名心理學專家張怡筠博士(你好臺灣網 林霞 攝)

朱修芹與臺灣婆婆(你好臺灣網 林霞 攝)
你好臺灣網5月10日消息(記者 林霞 溫爾雅)5月10日上午,作為首屆海峽兩岸(奉臺)婆媳文化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由臺灣知名心理學專家張怡筠博士親臨現場,與海峽兩岸50對婆媳代表共同展開了一場名為“婆媳和諧相處共建兩岸幸福家庭”的兩岸婆媳文化專題講座。
俗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弊怨乓詠�,婆媳經難倒很多人。婆媳是家庭生活中的兩個主婦,家庭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石,也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和諧婆媳專題講座現場,張怡筠博士從金錢觀、就業觀、子女教育觀、家庭觀、愛情觀等方面與兩岸婆媳代表共同探討了婆媳之間,特別是兩岸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來自海峽兩岸10對最和諧婆媳代表還向大家講述她們的和諧故事,傳授和諧“婆媳經”。
其中,來自浙江寧波的朱修芹更與大家分享了她與臺灣婆婆那份跨越海峽的婆媳之情。在得知婆婆因患風濕病導致行走困難的消息,細心的朱修芹還親自拜師學習火療,回臺灣幫助婆婆做理療,幫她揉腿捶背,讓婆婆從點滴中感受媳婦的關愛。當婆婆被問及有這樣的媳婦是否感到自豪時,來自高雄的臺灣婆婆竟然感動的潸然淚下。她們的婆媳之情,深深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人們常說,兩個女人最遠的距離就是我是媳婦,你是婆婆,而面對這樣情同母女的婆媳,我們也可以說兩個女人最近的距離就是我是媳婦,你是我婆婆。張怡筠博士動情的說。
談及現代婆媳經怎么念?張怡筠博士傳授了“三心二意”和諧大法。三心即開心、關心、同理心,二意則是善意和禪意。也就是說,婆媳雙方要確立正確的責任和權利觀念,互相扶持;要發揮其他家庭成員的中介作用,特別是丈夫的“雙面膠”作用。婆媳雙方的關懷僅有口頭表述是不夠的,應自覺地為對方付出,且能誠心誠意地接納對方的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