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重慶機場新航站樓
再造重慶
位屬西南的重慶,地理條件確實相當獨特:長江和嘉陵江在重慶交匯,用水條件在內陸地區得天獨厚,長江水道帶來的運輸優勢,一度讓重慶成為西南地區的經濟重鎮,貨物集散地和商業中心、制造業中心、金融中心和外貿中心,也成為整個西南地區通向中原腹地和沿海地區的咽喉。
重慶的活力和改變在這兩年里經常被投資者提及:臺灣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重慶參觀時表示,“重慶與世界上任何一座一流城市相比,都毫不遜色。”“So Fast!”在惠普全球執行副總裁托德首次到達重慶,考察重慶西永微電子工業園時,對該園區的建設速度之快發出這樣的感嘆。
從1997年改為直轄室后的百業待興,到今天意欲成為西部經濟發展的“帶頭大哥”,重慶歷經13年“東進西聯”的經濟布局戰略已棋至中盤。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重慶在中西部的位置更加凸顯。
這一切,都為兩江新區的計劃,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可以說,重慶未來的最大驅動力就來自“兩江新區”。
兩江新區戰略的提出及實施,是重慶經濟新一輪發展的強大動力,被全國高度關注。據知情人士向上海證券報透露,兩江新區正在等候國務院的批復。
“重慶市政府去年底已將兩江新區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而發改委目前已完成《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的修改工作。”在調查中,重慶發改委有關領導對記者這樣表示。
據重慶市經濟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向上海證券報透露,擬設立的兩江新區,位于重慶主城區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區域,以北部新區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的部分區域。規劃總控制范圍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開發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態區共650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建設用400平方公里左右。
另外,從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重慶市政府向國家有關部門所作的工作匯報上看,重慶對兩江新區的功能定位寄托了很大的期望,未來,兩江新區將承載五大功能: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從時間表上看,重慶給了兩江新區10年的時間。“截止2020年,兩江新區的工業總產值有望實現10000億以上,從目前重慶市8000億的工業產值規模上看,未來兩江新區的產值規模相當于再造一個重慶。”
“你可以把兩江新區看作一座城市,”在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邵宇看來,“跟浦東新區一樣,兩江新區的未來是在于城市化建設,是再造一個重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