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岡大學經濟學教授蒂姆·迪伊認為,就業問題反映出美國經濟存在著深層結構性的而不僅僅是周期性的問題。這種結構性問題主要在于多年來的制造業產業外移。這種產業外移不僅影響到美國的就業,也影響到整體經濟的創新能力。
華盛頓智庫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宏觀經濟學家迪恩·貝克說,目前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國會的經濟決策處于癱瘓,因為復蘇既沒有強勁到足以扭轉赤字困境,也沒有疲弱到能夠說服議員們同意繼續實施新的經濟刺激計劃。
克魯格曼說,整體而言,美國經濟未來幾年的日子都不好過。他呼吁為了防止重蹈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覆轍,美國應該采取一切可能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避免經濟重新滑向衰退。在赤字控制方面,克魯格曼認為,只要采取適當措施,未來10年內財政赤字仍在可控范圍內。
但另一種觀點認為,控制財政赤字才是當務之急。《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戴維·布魯克斯認為,那些希望推動經濟刺激計劃的經濟學家忽略了經濟現實,他們只是從數學模型上推導,向經濟注入一定數額資金,就會產生多大的效用。而事實上,過去一年半來的經濟政策成效不大,至少在就業方面就屬于失敗。已經高達14萬億美元的聯邦財政赤字總額已經不能再承受新的刺激計劃了。